第九十九章-《空间之娘子万福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又过了大半月。
    于兰收到了武松的书信,说他们一切安好,让她勿念。
    还提到了宋江有心联合梁山的军马攻打方腊,童贯却并不是很想收服。
    宋江不久可能会开京师,一切就由燕青作为接待。
    贾氏也收到了卢俊义的家书,不知道里头写的什么。
    不过她倒是一直都是在家里头闭门不出的,就是偶尔会过来找于兰聊天,顺便打听一下况。
    贾氏不是那种能豁得出去做生意的人,所以,她虽然有些佩服于兰,但这让她出去抛头露面,她又做不到。
    于兰也不勉强,反正卢俊义的家底能够养活的一大家子,也犯不着让贾氏去做生意。
    不过闲来无事的时候,贾氏总是透着一股忧心忡忡的。
    “听说相国寺香火旺盛,我想着过些子去拜一拜!”
    贾氏这么一说,于兰倒是没明白过来:“拜什么?”
    “相国寺的菩萨最是灵验的,自是求子嗣去的!”
    她又看了看于兰,随后说她和卢俊义也几年恩夫妻了,就是没有孩子。
    虽然卢俊义不说什么,她心里头就是觉得哪里不好。
    贾氏对她道:“弟妹也一起去吧!”
    于兰和武松也不算是新婚夫妇了。
    说起来一年的光景了。可是一样没动静。
    贾氏以为于兰和她一样的想法。
    于兰这个时候倒是有些想起来,孙二娘和张青好像也没有孩子。
    她自己是没想着这么快生,一来体还没到最佳生育年龄。
    二来现在生了,两个人都是打拼事业的阶段,也很难照顾的了孩子。
    不过贾氏想去相国寺就去呗,就当是讨个吉利,但她还是不大放心贾氏一个人去。
    毕竟相国寺名声大,去逛的人很多,可能一个不小心会被冲撞了。
    所以她就约定好了时间,说等找到了燕青,再让他带他们一块去。
    贾氏听到了这个消息,就十分的高兴回去了。
    还没等到燕青的归来,于兰却听的宋晟从洛阳回来了,当天在风楼,宋晟倒是和蔡攸他们喝的兴起。
    于兰本来近很少在风楼做事,是听的有人说张青孙二娘从洛阳带了东西过来,就放在了风楼,她才去拿。
    不巧倒是见到了宋晟。
    于兰其实问过来店里头的伙计,都说没有人从洛阳带东西过来。
    她正觉得奇怪的时候,宋晟却道:“他们带了一些洛阳的特产。都在我那儿。”
    于兰反而有一些不敢相信,张青和孙二娘并不像是会结交宋晟的人,而且宋晟此人心里深沉又有些孤傲,也不像是喜欢和他们混迹在一起的人。
    不过于兰倒是见到了特产。
    以及孙二娘寄来的信件。
    于兰倒是没有了疑惑,只是十分感谢了宋晟。
    “多谢宋大人。”
    宋晟摆了摆手:“不必客气!”
    过去,他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。
    他甚至可以因为一些怀疑,轻而易举的把她给抓起来。
    但现如今也不得不对她客客气气,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童贯童大人新收了一名义女,对她十分的宠。
    屋及乌就连她说他丈夫也受到了提拔。
    这件事外边都传了一个遍,宋晟也知道的一清二楚。
    当初对于兰本来就有诸多的怀疑,不过这丫头,在那种况下,也敢说得头头是道。
    让他没有直接追究,他就知道,她应该是一个人物,只可惜是一个女儿。
    结果,让她来到了京城,果然大有一番作为。
    “说来,当初要是没有我的举荐,你应该也不会来到京城。”
    宋晟说了一句,于兰脸上带着笑。
    “宋大人说的是。”
    她心想,以当时那样的况,就算赌一把,赢了就定居在京城,输了就上梁山。
    若说宋晟当时并没有什么知遇之恩。
    毕竟那个功劳,始终不是她占据的。
    是蔡攸的功劳,而现如今,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县城,种植的土豆、红薯,已经开始收货了。
    像登州之地原本一毛不拔,如今种植了这些,老百姓就有了收成了。
    红薯可以当成主食,这样就避免了很多老百姓饿死。
    这对于当地的官员而言,是很大的政绩。
    如今,他们已经开始上书此事,皇帝闻言,更是容颜大悦,对宋晟又大加赏识了一番。
    施恩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还多少有一些替于兰鸣不平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