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新城?” 李骁重重点头:“没错。” “金州,应该有一座城池。” 城池的作用不仅仅是居住那么简单,更是人们心中的精神支柱。 城池便是代表着金州。 城池没有被攻陷,那么金州便是不倒。 金州人心中的信念便是不倒。 所以,李骁建立新城的目的,是为了凝聚人心,让金州人找到归属感。 听完李骁的解释之后,萧燕燕默默的点头。 “的确是该建城了。” 这一场战争过后,金州有了大量的工匠,还有很多奴隶,金钱铜钱更是不缺,人力物力全部充沛。 的确是到了建城的时机。 而且李骁选择的这个地方也不错,四周开阔,又临近水源,地理位置也算是处于金州的中心,交通便利。 若是建造起了这座城池,的确能极大的将金州的威严确立起来。 “初期的城池用不着建造很大,只需要能容纳两万人的规模即可。” “最重要的是要将咱们的工坊给迁移进来。” 李骁畅谈起针对这座城市的规划。 建造沿街店铺,发展商业。 划定专门的居民区,和工业区。 将纺织行、酒行以及李骁之后要建造的工坊,全部迁移进来。 今后,这里就是一座工商之城,成为金州的绝对核心。 最后,李骁指着这片大地,沉声说道。 “龙城!” “它的名字,就叫做龙城!” 龙起之城! 随后,李骁叫来了一批工匠,和他们商量起了建城的事情。 因为是一座从无到有的城池,所以在建造之初,就要考虑未来很多因素。 “城内划定两条主路,分别连通东西南北四个城门。” “这两条主路要加宽,至少能同时容纳二十匹马并排前行。 “城中房屋的规制也要保持一致,每条街道要做到横平竖直。” …… 听着李骁的要求,木匠老李等人全部点头,表示没有问题。 不过需要很长时间,还需要很多人力物力。 “时间可以宽限,但只能给你们三千人。”李骁说道。 就是那三千汉人战俘,李骁让他们来修建新城。 但是那两万多名的异族战俘,李骁却还有大用。 建城虽然重要,可却没有武备更重要。 第二天,李骁便带人离去,追赶上了李二江。 在回到河西堡的时候,李二江只是简单的回家看了看,并没有停留,而是带人押送着两万多名战俘,以及所有的铁匠,继续向金山方向前进。 每天行进五十里。 李骁用了半天功夫便追赶上了。 又过了几天,众人进入了山中,走走停停,最终来到了巴拉河畔。 巴拉河是额尔齐斯河的支流,李骁之所以知道它,主要是因为蒙库铁矿就在它流经的区域。 蒙库铁矿是华夏西部最大的铁矿,铁矿石储量极高,而且都是露天铁矿,比较容易开采。 此时,李骁站在巴拉河边,翻身下马,捡起了河边的一块石头。 这是一块赤红色的石头,棱角分明,透露着半金属光泽,周身有层层的条纹分布。 “这是铁矿石!”萧燕燕说道。 与李骁成亲后的她,俨然已经把自己当成了金州的女主人。 闲着无事,便跟随着李骁又跑来了金山。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,还是要缠着李骁,不让他有机会搞其他女人。 她萧燕燕必须生下嫡长子才行。 李骁在手中掂了掂,点头说道:“准确的说,这是赤铁矿石!” 赤铁矿石的学名为三氧化二铁,含铁量为百分之七十。 相比较于其他铁矿石的优点则是,赤铁矿中含硫和磷元素较少,对冶炼非常有利。 因为硫元素会影响钢铁的热脆性,磷元素会影响钢铁的冷脆性。 总之,赤铁矿是炼铁的极好原材料。 而放眼望去,整整一片山脉,全部都是这种赤红色的石头,仿若置身于一片被战火点燃的神秘世界。 山岩裸露之处,赤铁矿层层迭迭,目力所及,连绵起伏的山脉皆被赤红色浸染,宛如一条蜿蜒蛰伏的赤色巨龙横卧大地。 这里到底有多少铁矿石,李骁根本不知道。 他只知道,这是华夏西部最大的铁矿脉。 甚至裸露出的山体只是矿脉的很少一部分,地下埋藏的铁矿石,更多。 “二叔,安排奴隶,挖掘铁矿石。” “好!” “这就让他们开干!”李二江重重的点头说道。 他自然知道这座铁矿脉对金州的意义。 毫不客气的说,当今时代的战争,实际上就是钢铁之间的战争。 谁的兵器更锋利,谁的铠甲更坚固,谁的战马更多,将直接决定着战争的胜负与否。 而有了这座铁矿脉,再加上从虎思斡耳朵掠夺来的大量工匠,那么金州的冶铁行业将会得到飞速发展。 会有源源不断的钢铁产出,装备金州军的将士们。 不过仅有铁矿石还不够,想要炼铁还需要另外一种东西。 焦炭! 随后,李骁带人继续向金山深处走去。 翻越了山口,进入了金山东侧。 原本这里是属于乃蛮人的地盘,在后世更是属于蒙古境内。 但是现在,已经被纳入了金州辖区。 在一名乃蛮老牧民的带领下,李骁等人来到了一处山谷。 这里的土地都是偏黑色的。 向下挖一会儿,便能看见一块块泛着乌光的石头裸露出来。 乃蛮老牧民神色敬畏,缓缓说道:“大人,这些黑色的石头邪门得很,早些年有人拿走烧这种黑石头,结果莫名其妙就死了,一个接一个,死状凄惨呐。” “从那以后,我们部落的人都远远避开这儿,牲畜打这儿过都不安分,定是这黑石头被诅咒了.” 说到这些,老牧民声音颤抖,脸色慢慢变得煞白,脚步踉跄着往后退,眼中满是恐惧。 李骁听闻,却是轻轻的摇头一笑。 被诅咒的石头? 分明就是煤炭嘛! 乃蛮人烧了煤炭,之所以会死,就是因为将帐篷包裹的太严实了,导致一氧化碳中毒。 注意通风就没事了。 李骁也是听自己麾下的乃蛮人说起过这种石头,立马便意识到这里可能蕴藏着一座煤矿,所以便带人亲自来查看。 现在,他想起来了。 这座煤矿在后世也是相当有名的,因为是蒙古语言,名字他已经记不清了。 但是却知道,这是蒙古境内最大的露天焦煤矿之一。 第(2/3)页